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府信息公开 >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> 重大项目
时间:2021-09-24 09:20 大 中 小
一、立足优势,合作共建,助推产业升级
五寨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,昼夜温差大,年均气温4.9℃,无霜期为120天,降水主要集中在7、8、9三个月,土壤多为沙壤土,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。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10万亩以上,但传统粗放的种植方式存在种植品种单一、平均单产较低、加工转化率不高等问题,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。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,充分发挥比较优势,提高马铃薯产业发展效益,增加农民收入,推动乡村产业振兴,五寨县深入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林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紧抓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机遇,坚定实施“特”“优”战略,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,积极引进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,掀起“土豆革命”示范引领农业产业转型,让“小土豆”变为“大产业”。
二、强化举措,夯实基础,推动项目建设
项目规划建设以来,忻州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成立项目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,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五寨县坚决贯彻省市决策部署,精心组织、周密部署、强力推进。一是加强组织保障,高位开局。成立了高规格的项目建设领导组和现场指挥部,由县委书记、县长亲自任组长,人大常委会主任、分管农业副县长现场指挥,制定工作方案,协调处理存在问题,压实责任,倒排工期,全力推动示范基地建设。二是加快土地流转,高效推进。按照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种植基地建设要求,投资1200万元,集中连片流转土地3万亩,涉及小河头镇、胡会乡2个乡镇、12个村、1683户农民。县、乡、村三级干部联动,逐户走访,全员动员,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超预期、超规划完成土地流转。三是完善配套设施,高标打造。投资840万元平整农田9000亩,动用土方131万方,助推土地集约化、规模化经营;投资7228万元建设现代节水灌溉设施,新建和维修渠系35.5千米,建设大型蓄水池3个,铺设地下供水管网280千米,建设中心蓄水池、配电加药间各80个,同步建设了24个喷罐区、56个滴灌区,形成完备的高效节水灌溉系统;投资4632万元实施电力设施配套工程,迁改线路18千米,新建线路47千米,铺设地埋电缆120千米,进一步优化电力保障;投资2110万元改造田间道路15公里,进一步完善示范基地的路网布局,推动形成“田成方、地城块、渠相连、路相通、旱能灌、涝能排、机能耕”的集中连片组织的农业发展模式。
三、科学规划,节约经营,促进绿色发展
项目在规划实施和建设工程中,始终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规划种植生产全过程、各个方面,在良策、良法、良种、良田上下功夫,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和化肥减量增效行动,示范推广测土配方、水肥一体化、缓控释肥、整薯播种等关键技术。一是种植全程机械化。机耕、机械撒肥、施耕、播种、中耕管理、机收全环节农机作业。二是种植技术科学化。选用干物质含量高、适宜加工的脱毒种薯,起垄增厚活土层,播前测土配方施肥,播后根据长势和降雨情况浇水追肥,水肥一体化。三是生产经营集约化。通过土地集中连片耕作、机械作业、团队经营,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亩产效益也大幅提升。按照目前收获情况,平均亩产8000斤左右,收购价0.7元/斤,亩毛收入5600元/亩,籽种、肥料、农药、机械、人工等种植投入3000元/亩,除去成本亩纯收入2600元。比传统型马铃薯的种植效益提高了一倍以上。
四、擘画蓝图,乘势而上,蹚出转型新路
按照“引进一个企业,发展一个项目,带动一个产业”的思路,我县立足当前,谋划未来,按照省、市产业发展布局,依托现有的3万亩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建设,根据土地利用空间规划预留产业发展用地260亩,支持和鼓励蓝顿旭美公司等企业在我县就近设厂,实现就地精深加工,将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成为产品加工基地,形成产业集群发展,真正做到“薯头食尾”,让马铃薯产业的效益最大化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县将按照“2169”发展思路(即:利用南峰、颐峰2座水库、种植现代加工型马铃薯10万亩,年产值达6亿元,带动区域内农民人均增收9000元),做大做强加工型马铃薯产业,同时积极引进马铃薯生产加工项目,延长产业链条,贯通产加销,融合农文旅,逐步建立集“企业+基地+农户”的“育、繁、推、种、加、销、游”七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,蹚出晋西北马铃薯产业发展的“特”“优”之路,打造成全省转型发展新高地和“六新”发展的新标杆。